新光證券2023豐泰高殖利率股票推薦證券開戶平台

 

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,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

新聞01

外資壁上觀 台股內資卡位 這族群具潛力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3.01.12 台股示意圖。圖/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三大法人買超台股25.29億元 台股今天跌19.80點,收在14731.64點,成交值新台幣1474.6億元。三大法人外資及陸資賣超、投信買超、自營商買超,合計買超25.29億元。 自營商買超7.07億元,投信買超18.22億元,外資及陸資賣超19.88萬元。 (中央社) 台股收跌19.8點14800得而復失 鋼鐵與觀光抗跌 美國最新通膨數據將在今晚出爐,加上台積電、大立光法說會下午登場,台股今天觀望氣氛濃厚,指數盤中由紅翻黑,14800點關卡得而復失,終場下跌19.8點;鋼鐵與觀光類股各擁題材,表現抗跌。 台股今天早盤最高觸及14813.31點,盤中賣壓湧現,加權指數由紅翻黑,終場下跌19.8點,以14731.64點作收,跌幅0.13%,成交金額新台幣1474.6億元。 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今天下午將召開法人說明會,股價震盪整理,盤中一度翻黑,低點至484元,但尾盤重聚人氣,終場小漲2元,以486.5元作收,漲幅0.41%。 今天下午也將舉辦法說會的光學鏡頭廠大立光日前遭外資接連降評,今天股價表現疲弱,低點至2150元,終場下跌30元,以2160元作收,跌幅1.37%。 鋼鐵類股在亞洲鋼廠接連調漲2月盤價的消息帶動下,表現相對強勁,終場漲幅0.78%。 另外,行政院通過「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」草案,待立法院三讀通過後,將執行包含全民普發6000元等作業,激勵觀光類股今天表現抗跌,終場上漲1.25%。 (中央社) 《盤後解析》台積電甩尾支撐14700點 萬五關前持續震盪 台股開高震盪走低,不過,尾盤台積電(2330)收高,中鋼(2002)、台泥(1101)等傳產股龍頭收紅帶動,指數跌幅收斂,終場以14731.64點,下跌19.8點,跌幅0.13%,成交金額1474.6億元。 資深分析師柯孟聰指出,台股下周農曆春節封關,剩下3個交易日,農曆過年前通常有丙種資金結帳,加上投信往往更換經理人進行換股操作,資金有挪移現象;此外,市場投資人避開長假效應,會注意持股風險,一般積極抱股過年,使得下周封關前,台股仍將維持觀望氣氛。 目前指數仍站在季線之上,且季線呈現翻揚中多格局,元宵節前,資金寬裕,但農曆年後有升息、美國經濟衰退等國際因素,上半年面臨很多挑戰,注意元宵後的走勢。 大盤季線在14100點附近,半年線在14300點,下方有兩大支撐,但前波高點15152點有較大壓力,加上年線下移,15000點以前預期持續震盪。 周線KD向上,周KD進入高檔區,維持中期反彈,惟需短線有無失控,目前指數有點背離格局,如果大量不漲,表示有人撤退,要特別留意。 台積電盤後公布獲利,去年每股盈餘39.2元,單季營收及獲利都創高,能否帶明天指數向上突破可以觀察。另外,2月上市櫃公司董事會宣布股息,賺多配多的公司會讓市場有期待,高殖利率題材族群股價相對會較強。 (時報資訊 莊丙農) 台股三大法人

新聞02

董總救市 自掏腰包護盤 工商時報 呂淑美 2022.11.17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台股10月下探12,629點,寫二年多來新低,不只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加碼200張,約150家上市櫃公司董總及內部高層,甚至連獨董等10月都自掏腰包護盤,買超10張至數百張,抄底動作「遍地開花」。隨著這波台股大漲2,000點,抄底買股應有不錯回報。 據統計,成霖董事長歐陽玄10月買進1,604張最多,台半董事長王秀亭加碼775張、永日大股東黃國明761張、凱衛副董王崇旭500張(另董事黃彬24張)、立益物流總經理蘇慶源367張、新產總經理何英蘭348張、光群雷董事長郭維武332張、福貞-KY董事李毓嵐331張。 上詮董事長林松福267張、憶聲董事劉秋其219張、慶豐富董事長許閔琁209張、東華董事彭繼賢203張、捷必勝-KY董事謝燕玉202張。 遠見董事長周至元171張、艾姆勒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啟聖167張、台蠟董事長林哲印160張、彩富董事法代薛玉美136張、熱映董事長周至元127張、大世科大股東許懿尹117張、信大董事長楊智雄110張(總經理楊大寬45張)。 和勤董事長兼總經理黃亦翔及雙鴻總經理林育申都109張、氣立副總游博勳101張(經理游嘉儷60張、大股東陳泓彰34張),以及美隆電副董事長吳明賢、豐藝董事宋一林、卓越董事陳昀都各100張。 還有上百家公司董總、高階經理自掏腰包捍衛自家股票:日揚董事長吳明田79張、福裕副董董上裕74張、億豐協理李浩輝60張,以及志聯董事長潘仲良、美喆-KY董事陳建銘、台光電副董蔡輝亮、捷必勝-KY董事長林永車、京元電子總經理劉安炫、堃霖董事吳明城、豐興董事陳信宏、臺企銀經理曾錫彬、六暉-KY董事吳金鹿各54~41張。 昇貿總經理李弘偉、大量副總簡禎祈、漢平董事劉進忠、六暉-KY副總許雅婷及許懷云、濟生董事蘇家君及蘇雨君、日電貿協理賴南君、元大金副總邱文卿、三發地產董事鍾鼎興、中化董事王厚傑及彰銀經理連倫章等各20~38張。 台股晨間報

新聞03

MoneyDJ新聞 2022-12-01 06:29:33 記者 黃文章 報導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11月30日多數上漲,因美元下跌以及預期中國需求回升的影響。銅價上漲3%至每噸8,285美元,鋁價上漲4.6%至每噸2,491美元,鉛價上漲2.1%至每噸2,179美元,鋅價上漲3.5%至每噸3,034美元,錫價上漲0.8%至每噸22,770美元,鎳價下跌0.5%至每噸26,805美元。11月,銅鋁鉛鋅錫鎳分別上漲11.3%、12.1%、10.4%、12.5%、29.2%、22.9%,因預期大陸防疫限制可望放寬並帶動需求的影響。 中國國家統計局30日公布,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(PMI)為48.0%,較上月下降1.2個百分點,且低於路透社調查預估的49,為連續第二個月下跌,亦連兩月低於臨界點,創今年5月以來的七個月新低,製造業下行壓力有所加大。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,11月受國內新冠疫情頻發的影響,經濟景氣整體有所回落。 日本鋁業協會11月30日發布月報表示,2022年10月,日本鋁產品產量年減4.4%至154,391公噸,為連續第7個月年減。日本是亞洲最大原鋁進口國,每年原鋁進口量約200萬噸。 其中,用於製作鋁罐、電子設備、汽車部件以及出口的鋁板類產量年減2.4%至96,116公噸,為連續第6個月年減,主要用於建築與汽車的押出類產品產量年減7.5%至58,275公噸,為連續第10個月年減。 日本10月份鋁產品出貨量年減3.1%至151,552公噸,為連續第8個月年減。鋁板類產品出貨量年減0.2%至92,331公噸,為連續第7個月年減;其中鋁罐需求年增2.5%至30,104公噸,主要因為去年同期的基期較低,以及飲料消費增加的影響;汽車市場需求年增20.2%至16,839公噸,主要因為汽車生產恢復,9月份汽車產量年增75.7%至757,799輛的影響。 押出類產品出貨量年減7.3%至59,221公噸,為連續第8個月年減;其中建築需求年減7.6%至37,168公噸,雖然9月新屋開工較去年同期略增1%,但平均每戶的鋁材使用量則是下滑,汽車市場需求年增4.2%至9,800公噸。 國際鋁業協會的月度數據顯示,2022年10月,全球原鋁產量為585萬噸,較前月的566.9萬噸增加3.2%,較去年同期的567.3萬噸增加3.1%。全球最大鋁生產國中國大陸10月份鋁產量為347.5萬噸,佔全球59.4%比重;較前月修正後的336.3萬噸增加3.3%,較去年同期的327萬噸增加6.3%。 2022年1-10月,全球原鋁產量年增1.3%至5,690萬噸。其中,中國大陸鋁產量年增2.9%至3,357萬噸,佔全球59%比重;海灣國家鋁產量年增3.4%至505萬噸,俄羅斯與東歐地區鋁產量年減1.3%至340萬噸,北美鋁產量年減4.2%至311萬噸。 國際鋁業協會報告表示,至2030年,全球鋁需求預估將較2020年增長近40%,主要是受到運輸部門,特別是電動車市場增長的帶動。報告預估,至2030年,電動車市場的鋁消費量將從2020年的1,990萬噸增長至3,170萬噸。澳洲工業部的報告則是預估,2022-2027年,全球原鋁消費量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預估將為1.7%,原鋁消費量將從2021年的6,838萬噸,增加至2027年的7,474萬噸。 (圖片來源: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) 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
2462良得電殖利率排行推薦ptt, 6706惠特高殖利率股票推薦ptt, 2706第一店台股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

OPEN445RE115EF5EE

 


2910統領殖利率排行推薦ptt 2430燦坤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dcard 布局台股基金 卡位補漲行情2023新光證券開戶優惠》 2023大昌證券手續費最低 2023永全證券定期定額手續費券商比較

 

arrow
arrow

    s66ygwx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